Texte original : 鄭三峯道傳文集序

(Tirée du kwon 16, 序類, du 陽村集)

 

文在天地間。與斯道相消長。道行於上。文著於禮樂政敎之間。道明於下。文寓於簡編筆削之內。故典謨誓命之文。删定贊修之書。其載道一也。

周衰道隱。百家並起。各以其術鳴而文始病。漢之司馬遷,楊雄之徒。其言猶未醇雅。及佛氏入中國。斯文益病。魏晉以降。蓁塞無聞。至唐韓子。崇仁義闢異端。以起八代之衰。宋興程朱之書出。然後道學復明。人知吾道之大。異端之非。開示後學。昭晢萬世。吁盛矣哉。

吾東方雖在海外。爰自箕子八條之敎。俗尙廉恥。文物之懿。人材之作。侔擬中夏。自是以來。世崇文理。設科取士。一遵華制。熏陶化成。垂數百年。卿士大夫。彬彬文學之徒。

吾家文正公始以朱子四書。立白刊行。勸進後學。其甥益齋李文忠公師事親炙。以倡義理之學。爲世儒宗。稼亭,樵隱諸公從而興起。澹庵白公闢異端尤力焉。吾座主牧隱先生早承家訓。得齒辟廱。以極正大精微之學。旣還。儒士皆宗之。若圃隱鄭公,陶隱李公,三峯鄭公,潘陽朴公,茂松尹公。皆其升堂者也。

三峯與圃隱,陶隱尤相親善。講論切磋。益有所得。常以訓後進闢異端爲己任。其講詩書。能以近言形容至理。學者一聞卽曉其義。其闢異端。能通其書。先說其詳。乃斥其非。聽者皆服。

是以。執經從遊者。塡隘門巷。嘗從學而登顯仕者。比肩而立。雖武夫俗士。聞其講說。亹亹不厭。浮屠之徒亦有從而化者焉。至於禮樂制度陰陽兵曆。靡不精曉。祖八陣而成三十六變之譜。約木一而作七十二局之圖。能簡而盡。世之名將術士皆善之。然此皆先生之餘事也。先生節義甚高。學術最精。嘗以直言忤宰相。流南方者十年。而其志不變。功利之徒。異端之輩。群欺衆詆。而其守益堅。先生可謂信道篤而不惑者也。

先生著述。有學者指南圖若干篇。義理之精。瞭然在目。能盡前賢所未發。雜題若干卷。本於身心性命之德。明於父子君臣之倫。大而天地日月。微而鳥獸草木。理無不到。言無不精。

王國辭命之文。典雅得體。古律之作。襲魏晉追盛唐。而理趣出乎雅頌。質而理。溫而淡。誠無愧乎古人。樂部小序。删繁亂削淫僻。唯感發性情之正是錄。

嗚呼。先生之文皆有補於名敎。非空言比也。是其與道並流後世而不朽無疑矣。雖生下國。不得施其文於皇朝盛世之典。嘗奉使朝于京師。浮遼海過齊魯。詩文之作。皆爲中國文士所嘉賞。是能以文鳴於一方。頌揚東漸之化。俾東人歌於萬世。與聖代治道之盛。同垂罔極亦無疑也。

近雖不才。幸得與從遊之列。以聞餘論。又幸不鄙而命之序。故敢引於卷端。奉翊大夫成均大司成,進賢館提學,知製敎權近。序。

 

Academy of Korean studies Inalco Université Paris Diderot-Paris 7 EHESS